九游特邀玩家是什么

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间考

文/由史进平撰写

在翻找西柏坡的历史资料时,我注意到好多书、文章还有亲历者的回忆里,对毛主席带着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的那天,也就是1949年3月23日,到底是上午还是下午走的,大家说法都不一样。我稍微整理了下,来给大家分析分析。

大家普遍认为,毛泽东是在23日上午离开西柏坡的。在2002年8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年谱》下册第469页写着:“3月23日上午,毛泽东带着中共中央机关坐车离开西柏坡去北京。出发的时候,他对周恩来说,今天是去北京的日子,就像去考试一样。周恩来笑着回答,我们应该都能及格,别被退回来。毛泽东说,被退回来就是失败了,我们绝对不能像李自成那样,我们都希望考出个好成绩。”这是说23日上午出发的。但2013年12月新修订的《毛泽东年谱》下册里,就写得模糊了,只说“3月23日,和周恩来坐车离开西柏坡去北京”。那到底是上午走的还是下午走的呢?

在《杨尚昆日记》上册(2001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62页)里写着:“3月23号,我琢磨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先走,带上伍云甫一起。收拾好东西,一看都12点了。”“书记处的人已经分批动身,毛泽东和周恩来还没起床呢。”杨尚昆自己是“12点过一点儿上车往东走,路过灵寿转向正定(没走唐县,怕路上出问题),然后从正定往北,晚上过了12点才到了保定城”。

文章里虽然讲的是杨尚昆自己的路上经历,但咱们能读出三个事儿:一是到23号中午12点15分,毛泽东和周恩来还没动身;二是中央书记处的人不是一起走的,朱德、刘少奇、任弼时他们可能已经先走了;三是去北京的人分成了两队走。

我为了这事儿翻了很多老资料和回忆故事,特别是看了以前中央机要科的梁守谦在《跟随主席从西柏坡到北平》这本书里(这本书是《西柏坡记忆》的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的,281页有写)讲得很详细。里面说,1949年3月23号,党中央和毛主席决定要从西柏坡搬到北平去。那天是个大晴天,风也不大,温度刚刚好,特别适合出门。上午的时候,毛主席和周副主席住的地方特别静,毛主席在睡觉。住在那个院子里的其他几位领导、家属、跟着的人还有机要科的同事们,上午就先出发了。从这事儿能看出来,一是上午毛泽东还在休息呢,二是中央的其他一些领导上午已经先走了。

梁守谦接着在文章里写:“叶子龙同志的任务就是确保毛主席安全抵达北平。吃过午饭后,我出去搬行李时,瞧见院子里有三辆车停着。头一辆是吉普,第二辆是中卡,就停在毛主席屋门口。最后一辆还是吉普,停在周副主席屋门口。这时候,开第一辆车的李育生同志走过来跟我说:‘把叶子龙同志的行李搁头车上,我们走在前头引路。’”那会儿,他还瞧见李银桥同志和周副主席的警卫员张长鸣同志也在往车上搬东西。行李很快就装好了,毛泽东走出来,上了车,坐在中卡副驾驶的位置上。开车的是周西林同志。这里头说的几个信息:一是毛泽东、周恩来是午饭后出发的;二是毛泽东坐的是那辆中卡;三是头一辆车,也就是叶子龙和李育生坐的那辆,是领路的车。

梁守谦记录说:车子发动了,毛主席要告别他住了十个月的西柏坡了。那是在1949年3月23日下午大约2点半的时候。我当时心想,这个时刻可得牢记,以后有人问起:“毛主席是哪天离开西柏坡的?”我就能立马告诉他。不过,这天毛主席东渡黄河来西柏坡是上午11点,而离开则是下午2点半左右。我当时就觉得,记住毛主席走的日期和时间很重要,这对以后研究毛主席在西柏坡的历史很有价值。梁守谦清楚地写下,出发的时间就是3月23日下午2点30分。

文章里还写了,他们开车到大门口时,发现西边停着一辆大卡车,车上有警卫战士站着,这是保护毛主席和周副主席的警卫队。出了大门,车队就往东开,路过东柏坡、夹峪、郭苏,然后往北拐进山沟。山沟里的路是土路,车不能开得太快也不能太慢。我们的车在前面领路,得和毛主席坐的车保持点距离。得随时能看到后面的车,但又不能让前车扬起的尘土妨碍到毛主席。所以叶子龙同志不时地提醒司机,要么开快点,要么开慢点。

◆毛主席当时就在西柏坡。

梁守谦是当时跟着主席去北京的一个工作人员,他说自己记得很清楚,3月23日下午2点30分他们离开了西柏坡,这个说法挺有说服力的。而且啊,他说的这些事儿,跟《杨尚昆日记》里写的能对上。比如说,上午的时候,毛泽东和周恩来那边特别安静,估计还在睡觉呢;还有,中央书记处的其他领导已经起床了,是一个接一个地走的;另外,吃完午饭,毛泽东和周恩来才离开西柏坡。

梁守谦写的文章里还提到个重要事儿,就是毛泽东离开西柏坡时,他们一共用了四辆车。头一辆是吉普车,由叶子龙带队,司机是李育生,梁守谦也坐在这辆车上。第二辆是中卡,毛泽东坐在里面,警卫员李银桥陪着,司机是周西林。第三辆还是吉普车,是周恩来坐的,警卫员是张长鸣。最后一辆是大卡车,负责警卫护送工作。

我给梁守谦老先生打过电话,但因为他年纪大了,电话里听不太清楚。所以,在2018年5月,我特地跑到北京去拜访他。可惜的是,我去的时候才知道,他已经因为住院半年,刚刚去世了。不过,我觉得梁守谦老先生的说法,纠正了很多关于毛泽东离开西柏坡进北京的时间和场景上的错误描述。

我又翻了翻《叶子龙回忆录》(2000年10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146-147页),在“进北平”的部分写着,“3月23日一早,吃完早饭后,毛泽东就带着中央机关准备往北平出发了”。这本书是2000年写的,那时候叶老已经84岁了,我觉得可能是写书的人受了其他书的影响,所以写了“3月23日一早”(要是没日记,具体哪天可能都想不起来了)。不过后面有个细节挺有意思,叶老回忆说“原本计划第一站是保定,但路太难走了,车队走得慢,到唐县都快天黑了,毛泽东只好临时在淑闾村这个小村子住下了”。这里面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原本计划第一站到保定”,这个“计划”应该是搬家委员会之前就定好的,从西柏坡出发第一天就要到保定;另一个是出发晚了,晚上“只好临时在淑闾村住下”,说明原本没在淑闾村安排住的地方。从这里能猜出来:要是按原计划上午就走,晚上应该能到保定;但因为是下午才出发,路又难走,到淑闾村天都黑了,所以就在那儿住下了。还有,上午出发的其他中央书记处的人可能按计划先到保定了。(手头的档案和回忆里都没说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领导在淑闾村住过。)

但是,当我翻开王聚英先生写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这本书(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478页)时,又遇到了让人不解的地方。书里面说:这次出行的车队总共有11辆小车和10辆大货车。最前面的是一辆吉普车,它负责引路。第二辆是辆中等大小的吉普,司机是周西林,毛主席就坐在这里面。跟毛主席一起的还有警卫排长阎长林,卫士李银桥、王振海和金武森。因为走的是马车走的土道,前面的警卫车扬起的尘土全飘到了后面的车上。所以,毛主席只好戴上眼镜、口罩,还披上了雨衣,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的来挡灰。紧跟在毛主席车后面的是第三辆中吉普,也是一辆警卫车,上面坐着几个警卫员。第四辆车是辆小轿车,里面坐着刘少奇一家。第五辆中吉普上是江青和李讷。第六辆也是中吉普,坐的是周恩来和邓颖超。接下来的第七辆、第八辆中吉普,是朱德一家和任弼时一家。第九辆、第十辆是小吉普,坐的是陆定一一家和胡乔木一家。最后一辆小吉普是叶子龙一家,他们负责在后面压阵。

◆毛主席坐车从西柏坡出发的路上。

王聚英的书里这段历史资料,根据书后面的注释,是引用了舒云写的纪实文学作品《从西柏坡到中南海》(长征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第11页)。因为是纪实文学,所以里面讲的事情没有单独标出来源。现在很多人都引用了这个信息,但我查了档案,一直没找到相关记录。这就让人疑惑了:到底大家是上午还是下午离开西柏坡的呢?还有,中央书记处的领导们是一块儿走的,还是分批走的呢?

我又看了警卫员武象廷的回忆文章,名叫《护卫毛泽东进京的小事》(《西柏坡记忆》第二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年10月版,290-291页)。里面讲了件事:刚从西柏坡出发没多久,就碰上个小插曲,陆定一坐的车不小心掉坑里了,不过还好人没事。毛泽东就说:“咱们在陕北打仗时都挺过来了,现在快进北平了,可别在这时候出问题啊!”这种亲身经历的事情,不可能是编出来的。那这就让人好奇了:①原先说的第一批走的中央领导,是不是一块儿从西柏坡出发的?就是那11辆车一起开走的吗?②还是说像朱德、刘少奇、任弼时这些领导按计划23号上午11点就先走了,而毛泽东因为起得晚了点,周恩来等他休息够后,下午2点半才带着四辆车出发?③又或者,下午2点半时,那11辆车是一起出发的?

那时候,负责搬家事情的杨尚昆,在1949年3月22日的日记里写到:下午,钱益民(那时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政治部保卫部和联络部的部长)来了,一直聊到半夜两点。那时候,只有20辆小吉普车到了,大车才来了一辆。我跟钱益民聊了聊汽车的情况,然后跟周报告了一下,临时改了主意,决定先用小吉普车把书记送走,其他第一批要走的人,等大车到了再说。这样一来就乱了套,得重新安排,忙得手忙脚乱,真够折腾的。

这段话说的是,本来搬家的车应该按时到西柏坡,但车没来,所以就“临时改了主意”。那么,原先的那个计划,是不是舒云提到的那段历史资料里的呢?计划是早就定好的,但从一些回忆迁往北平的资料里可以看到,后来确实有变动。比如,周恩来卫士长成元功在他的回忆文章《周副主席在西柏坡》里写到,“本来是11点出发的”,“本来”就是原计划的意思。再看看《杨尚昆日记》,11点的时候并没有出发,所以出发时间肯定是推后了,应该是在11点以后。

看了上面的资料,我觉得,从1949年2月中旬开始,中共中央就打算在七届二中全会后搬离西柏坡,他们对出发、坐车、路上安全、睡觉吃饭等事情都做了周到的计划:就是中央领导们打算3月23日上午11点从西柏坡走,晚上到保定住下。第二天,也就是3月24日,他们在保定见了当地的领导,下午去了涿州,晚上12点半坐火车到了北平的清华园。不过呢,因为毛泽东晚上熬夜了,所以原定的上午11点出发没成功。他身边的人回忆说:“前一天晚上,毛泽东批完最后一些文件,站在窗边看着夜空,一根接一根地抽烟,边抽边想着李自成进北京后发生的悲剧,这事儿他想了好多天了。一直到3月23日凌晨三四点,他才去睡觉。”等他睡醒都快中午了,吃了午饭,他和周恩来大概下午两点半才出发。而其他几位领导还是按计划上午11点就走了,直接到了保定。

这篇文章是《党史博采》自己写的。

没有得到允许不能转发哦。

如果有人侵犯了版权,一定会追究责任。

法律援助:找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帮忙维权